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政府工作报告

    信息发布者:laiyangshu
    2017-05-27 17:37:57    来源:区府办   转载

    重庆市开州区十七届人大一次

             (七)

    政府工作报告

    ——201718在重庆市开州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

    第一次会议上

   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区长  冉华章

     

    各位代表:

   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     

    过去五年,是开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。全区人民抢抓机遇、克难奋进,较好完成了“十二五”规划主要任务,取得了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,走出了生态涵养发展的科学路子,实现了撤县设区的历史性跨越

    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,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、区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,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,较好完成了本届政府任期目标。初步统计,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360.62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9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.68亿元,增长14.3%;固定资产投资413.71亿元,增长15.4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.57亿元,增长12.5%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61元,增长11.1%。五年间,经济总量、居民收入增长了近一倍,分别年均增长12.7%13.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了一番多,年均增长15.8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1.6倍,年均增长20.6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.9倍,年均增长23.8%;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.549.733.8。经济社会发展均衡性、协调性、可持续性不断增强,综合实力大幅提升。

    五年来,我们抓住难得机遇,加大结构调整力度,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。2016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02.72亿元,年均增长15.2%。工业企业数量、产值成倍增长,规上企业达到127户。产业发展定位更加明晰,能源、材料、食品加工、纺织服装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持续壮大,电子信息、汽车配套、医药健康三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。川东北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,星星套装门公司跻身全市民企50强,46户企业产值过亿,6家企业入选重庆市双百工业企业。采取指导做实资产、引导合并转型、协调资金融通、提供转贷资金、降低用能成本等措施,帮助一批企业渡过了难关。浦里工业新区被市政府确定为万州国家级经开区B区,赵家组团功能不断完善,临港组团达到企业入驻条件,长沙组团重要控制性工程启动建设。园区建成区达到8平方公里,工业集中度突破60%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9.46亿元,年均增长5.4%。现代农业332产业体系基本形成,特色效益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%。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,成为全市首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区,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3.2万个、社会化服务组织107个,培育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66个、市级名牌农产品11个,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7%。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,西南片区最大的冷水鱼流水养殖基地、原种山羊场建成投产。新增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个,市级龙头企业数量全市第一,综合机械化水平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、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等称号。201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1.97亿元,年均增长9.1%。传统服务业繁荣活跃,新兴服务业加速发展,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。商贸市场主体超过5万户,建成各类专业市场、大型超市70余个,创建市级商贸百强镇1个。电商主体达到800余家,网络交易额突破18亿元。旅游业蓬勃兴起,日接待能力突破5万人,建成4A级景区2个、3A级景区6个。汉丰湖景区建设营销渐入佳境,雪宝山景区开发外部条件不断改善,乡村旅游提速增效,建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53个,成功举办全市乡村旅游扶贫开村节,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。房地产业稳健运行,开发品质大幅提升。金融服务业快速成长,2016年末辖内银行存款余额达到511.5亿元、贷款余额达到222.5亿元,分别比2011年末增加245.8亿元、150.4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突破340亿元。新增金融机构10家。公开发行全国非百强县首例中期票据27亿元、全市首支停车场专项债券10亿元,获准发行公司债券40亿元,6户企业在股份转让中心挂牌。严厉打击非法融资,稳妥消化银行坏账,依法处置民间借贷,金融生态持续优化。

    五年来,我们坚持统筹推进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。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.76%。城市总体规划规模从27.83平方公里增加到58平方公里,建成区达到33平方公里35万人。完成投资近200亿元,拓展新区13平方公里。整治城市道路270万平方米,新建和改造地下管网326公里,建设城市公园(广场)12处,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%、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5平方米,十大功能场馆、开州举子园建成投用。持续开展环湖景观生态修复,完工汉丰湖涉水工程,满足常年蓄水要求。建成环湖步道25公里、滨湖公园200万平方米。建成北环路,改造高速路入城大道,提升重点区域夜景灯饰,开工建设丰泰、花椒园大桥和邹家山、帽壳顶隧道。山水城相融的滨湖宜居城市魅力焕发,成为国家卫生县城、中国休闲小城、重庆市首批生态园林城市。重点镇、特色镇、中心镇建设成效明显,获批全国重点镇3个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、美丽村庄市级示范点15个。内畅外联互通交通格局加速构建,新建和改造各类公路2400公里,行政村通畅率、撤并村通达率均达100%,新增国道289公里,实施温泉至河堰、长沙至岳溪等省道大修,改建赵家至开竹、谭家至锦竹等通乡公路,开达高速建成通车,小江航道疏浚工程完工,开州港基本建成,万开周家坝浦里快速通道双向掘进约4公里,开城高速开工建设,渝西高铁、达万铁路扩能、达开万城际铁路、跳蹬水库进入全市十三五重点项目库。累计完成水利投资40.5亿元,城乡饮水安全保障能力、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大幅提升。建设供水工程1381处,建成鲤鱼塘水库、水位调节坝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,除险加固水库149座,新建、整治山坪塘1万口,恢复改善灌面16万亩。建设高标准农田9万亩。歇马110千伏等一批变电站建成投运,光纤到村实现全覆盖。三峡后续工作成效显著,累计到位专项补助资金42亿元、库区基金2亿元、对口支援资金3.7亿元,移民安稳致富步伐加快。持续开展城镇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两违整治,城乡宜居水平大幅提高。

    五年来,我们紧扣功能定位,坚持生态为先绿色发展,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。被评为全国首批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,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。科学划分四个功能区域,差异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协调发展、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。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,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,切实改善四大生态,环境质量不断提升。森林生态持续改善,实施造林绿化46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48.9%;探索出湿地建设四大模式,被评为全国湿地保护先进县。农业生态不断改善,拆除禁、限养区规模养殖场227家,实施测土配方施肥30万亩、绿色防控15万亩,新建农村沼气池8000户,完成38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。城镇生态有效改善,完成城区污水处理厂迁扩建工程,实施雨污管网分流218公里,汉丰湖沿岸污水直排得到有效遏制;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、垃圾收运系统全覆盖,建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,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5%99.3%;城周四面山生态屏障加速构建,城区空气质量逐年好转。水生态明显改善,新建和整治城镇河堤55公里,治理石漠化57.5平方公里、水土流失105平方公里;探索实施河长制,城区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100%90.7%,汉丰湖及江河流域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,鲤鱼塘水库水质60%以上指标达到Ⅰ类。

    五年来,我们着眼培育发展新动能,推动改革开放创新,发展潜力、市场活力、社会创造力不断释放。统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。淘汰关闭水泥、造纸企业15户,关闭退出37个年产9万吨及以下煤矿。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,为企业减税让利7.13亿元。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,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,行政审批事项从674项减少到279项,审批时限缩短1/3以上。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有效,全区市场主体达到6.9万户,累计新增4.6万户。深化投融资改革,累计融通资金292亿元,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。被列为全国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。推行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,实施营改增。争取政府债券54.9亿元,融资成本大幅降低,政府性债务安全可控。完成政府机构改革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,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。完成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,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,农转城人数、地票交易量、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额全市领先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、长江经济带、成渝城市群和万开云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,对外开放空间不断拓展。主动承接产业转移,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96亿元,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。外贸主体企业突破100户,累计进出口总额3.2亿美元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建成知识产权创新园,打造一批微企街、微企村和微企孵化园。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、市级众创空间6个,建成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、企业研发中心9个,获国家专利2069件、市级登记科技成果72项,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、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。

    五年来,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努力改善民生,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。重点民生支出累计达246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%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翻了一番,达到386.4亿元。逐年滚动实施一批民生实事。每年整合资金5亿元以上,累计实施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等脱贫攻坚项目2489个,217个贫困村整村脱贫,减少贫困人口17万余人。被确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,职教中心跻身全国千所示范校。重点高中招生到校指标超过80%,高考重本上线数由904人增至1738人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通过国家督导认定。新建城区中小学、幼儿园16所,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82所、寄宿制学校26所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12万人,教育资助、教育慈善每年惠及10万人次。完成精神卫生中心、妇幼保健院迁建,人民医院成功创建“三甲”,建成“二甲”医院2所、“一甲”医院25所,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,荣获全国健康促进先进县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,基本形成分级诊疗制度框架,落实基本药物制度,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,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明显,食品药品监管有力有效。送演出、送电影等文化惠民工程每年惠及200余万人次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.8亿元,获评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区、全市首批创业型城市。城镇新增就业7.2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07%以内。城乡居民养老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%95%,失业、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增长近1倍。发放城乡低保、医疗救助、临时救助、救灾救助和慈善救助等资金11.9亿元,建成保障房1.67万套,改造农村危旧房2万余户、残疾人家庭危房1849户,实施地灾避让搬迁9235人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6.4万人。建成农村幸福院110家、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所97家、社区养老服务站(中心)12家,社会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2509张。开工建设驾驶员科目二考场。实现26个省市身份证异地办理。扎实推进平安开州建设,适时开展各类专项行动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,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,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。创新社会治理机制,推行社区精细化管理网格化服务。乡镇街道派出所建设实现全覆盖,“应指工程”投入使用,“六五”普法任务全面完成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失职追责,深化隐患排查、专项整治和“打非治违”行动,连续69个月未发生较大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。扎实开展信访稳定“三无”创建和干部下访群众工作,“321”工作平台作用明显,信访秩序持续向好。成功处置暴雨洪灾、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,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    五年来,统计、民族宗教、外事、侨台、地方志、档案、气象、保密、消防、民防、质监、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,老龄、妇女、儿童等事业取得新进步。行政监察、审计监督力度加大。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。双拥共建活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效,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。成功举办纪念刘帅诞辰120周年、全国城市钓鱼对抗赛等大型活动,加强与友好区市县交往交流,开州对外知名度、影响力持续提升。

    五年来,我们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,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“两学一做”专题教育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自律各项要求,坚决纠正“四风”,清理文山会海,厉行勤俭节约。不断推进依法行政,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,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、政协委员提案。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着力转变政府职能,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。

    各位代表!通过历届党委政府的接续奋斗,我们办成了一批事关全局、有利长远的大事,办好了一批顺应民意、惠泽百姓的实事,办结了一批挑战性强、复杂艰巨的难事,美丽富饶生态开州的美好蓝图正逐步变为生动现实。实践证明,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坚决贯彻落实中央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,围绕区委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思路抓好落实,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;区人大、区政协的严格监督和鼎力支持,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条件;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勤劳智慧和同心同德,是开州破浪前行的力量源泉!在此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、努力打拼的干部群众,向历届老领导、老同志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,向驻开部队、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,向支持、关心开州发展的朋友们,表示衷心感谢!

   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开州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、处于欠发达阶段,经济总量不大,产业结构不优,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,产业接续成长和优化升级刻不容缓;内生动力不足,创新能力不强,培育新业态和新增长点迫在眉睫;资源约束趋紧,环境保护压力加大,开发建设秩序亟待规范,生态涵养建设和“两违”整治任重道远;城乡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,农村基础仍较薄弱,贫困人口较多,补齐全面小康“短板”的任务十分艰巨;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,服务效能不高,一些干部作风不严不实,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能力至关重要。对此,我们将直面问题,认清差距,敢于担当,积极作为,努力克服困难,务实解决问题,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重托和期待!

     

    未来五年,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,机遇挑战并存。我们必须继续积极应对,更加团结拼搏,确保实现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开州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,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

    新常态带来新课题,全球经济复苏缓慢,全国经济增速放缓,经济发展的复杂性、不稳定性、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凸显。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长期性、结构性、阶段性矛盾相互交织,保持合理速度,加快结构调整,加速动能转换,任务艰巨而繁重。新常态也蕴含着新机遇,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正确决策、积极应对,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。习近平总书记寄予重庆的“一个目标、两点定位”,为全市发展提供了新动能、新空间、新优势。放眼未来,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、政策红利和不断改善的基础条件,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、西部大开发、成渝城市群、三峡后续工作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,重庆自贸试验区、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、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特别是“万开云”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持续推进,渝万高铁通车、开城高速开建,渝西高铁、达万铁路扩能、达开万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进入全市“十三五”规划,撤县设区的体制效应将进一步释放。只要我们积极融入、努力工作,就一定能抓住有利时机,分享更多红利,实现更好发展。

    未来五年,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、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,全面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,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全面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,牢牢把握“围绕一个目标、突出一个引领、立足一个定位、坚持一个思路”的要求,坚持生态立区、发展强区、改革活区、富民兴区,统筹推进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,加快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开州,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,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。

    未来五年,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: 2021年,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0亿元,年均增长10 %左右;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提高并力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8亿元,年均增长10.5%左右;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20亿元,年均增长1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0亿元,年均增长12%。发展协调性、包容性、可持续性不断增强,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,建成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、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的典型示范、“万开云”板块的重要支撑、山水城相融的滨湖宜居城市。

    ——进一步加强生态涵养建设,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开州。优化空间开发格局,有度有序利用自然,促进四个功能区域各优其优、优优与共,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。划定生态空间保护红线,深入实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环保五大行动,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持续改善“四大生态”。加大森林、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,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%以上。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,测土配方施肥、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覆盖率分别达到90%以上、30%以上。多措并举提升城镇环境质量,全区污水集中处理率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%95%以上,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0%以上,声环境质量达标。完成22个乡镇雨污分流工程。全面推行“河长制”,系统整治湖库及江河流域水环境,汉丰湖、鲤鱼塘及辖区主要干支流水质保持类及以上。2021年,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,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,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升,形成可复制、能推广的生态涵养发展示范经验。

    ——进一步加快浦里工业新区建设,展示新型工业化新形象。突出重点区域开发、重要功能平台建设、主导产业培育三大工作重点,营造有利环境和浓厚氛围,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。浦里工业新区建设要围绕“万开云”板块先行先试区定位,按照近期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目标,优化功能、产业、空间布局,构建“一区三组团四特色园多点支撑”联动开发格局。构建工业发展基础平台,优化园区机构设置、管理体制、运行机制,有序开展征地拆迁、“七通一平”及以路网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,继续实施标准厂房建设,为企业入园打下良好基础。优化招商引资平台,围绕培育主导产业、形成产业集群策划招商项目,灵活组建具有专业水准的招商团队,拓宽招商方式,着眼企业落地入园增强招商实效。完善企业服务平台,为企业领办代办行政审批事项,提供水电气、用工、物流、融资等要素保障服务,千方百计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工业发展的大气候,以优惠政策、优质服务、优良环境提升工业发展竞争力。强化产业规划引导,形成材料、食品加工、纺织服装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,构建主业突出、多元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。坚持存量企业达产扩能与引进企业“两手抓”、区内企业与外来企业一视同仁、招商签约与入园落地并重。2021年,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,其中浦里工业新区达到650亿元,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

    ——进一步推动环湖开发建设,着力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。推进多规合一,完善城镇体系,确保所有空间资源都有规划管控、所有建设项目都有规划遵循。围绕“753”工作重点,同步推进城市建成区功能开发、新区形态开发、未来拓展区基础开发,建成50万人口、5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。建成花椒园、丰泰、凤凰梁大桥和邹家山、帽壳顶隧道,适时启动建设观音山隧道,形成内畅外达的环湖交通格局。优化住房供给结构,力争年均开发房地产80万平方米。建设海绵城市示范区8平方公里、地下综合管廊28公里,改造棚户区20万平方米。建成环湖核心区滨湖公园,新建城市主题公园3个,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%以上。高品位打造重要节点、夜景灯饰,塑造城市特色风貌。协调推动重点镇、中心镇、特色镇和其他小城镇建设。加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管理,新增市级示范点15个。到2021年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%左右;城市形象更加靓丽,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,农村面貌大大改善。

    ——进一步实施旅游开发建设,促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。加快建设全国知名、三峡一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,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,力争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、旅游总收入突破70亿元。重点打造汉丰湖景区,建成生态度假公园、开州故城等重要景点,创建国家5A级景区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有序开发雪宝山景区,建成国家4A级景区、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。巩固提升乡村旅游。充分发挥以刘帅故居、纪念馆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,努力彰显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位。加快智慧旅游建设,强化宣传营销,构建“万开云”旅游环线,深度融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。培育“百亿商圈”,推动核心商圈优化升级,加强片区性商业中心和重点集镇商圈建设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、现代物流、金融服务业,全面提升房地产物业管理水平,加快发展其他新兴服务业,与工农业跨界融合。到2021年,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,成为渝川陕鄂区域性商贸物流汇聚地、消费目的地。

    ——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建设,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、农民持续增收。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,形成结构合理、保障有力的农产品供给体系。围绕“一圈三区”总体布局,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,建成3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、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,壮大“332”产业体系。强化农业基础支撑,加快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。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%。改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,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0%以上。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,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.5万个,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50个。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,力争“三品一标”认证产品达到200个、市级名牌农产品达到20个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培育农业新业态,延伸产业链,提升价值链。到2021年,农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,建成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。

    ——进一步展开大通道建设,不断改善发展基础、拓展发展空间。对外构建“65111港”大通道,对内构建“44横多联线”路网。建成开城高速公路开州段,开工万达直线、开云高速公路;争取至少1个铁路项目落地并启动建设;建成通用机场;启动开州港二期和小江航道碍航桥梁改建工程;投用万开周家坝—浦里快速通道、浦里大道、浦万大道,建设城区至浦里市政隧道,升级改造国省道300公里、县乡道300公里,实施撤并村通畅工程和重要社组道路改造2000公里,安装公路防护栏600公里。开建跳蹬大型水库、中山中型水库,建成天白中型水库和上游等10座小型水库,实施水系连通工程25处、城乡供水工程48个,整治山坪塘1万口,建设配套渠系350公里,加快小江流域防洪护岸、中小河流、山洪沟综合整治,基本补齐水利短板。构筑安全可靠的用水保障网,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%。强化能源保障,建成2220千伏变电站,场镇居民天然气使用率达到100%。建设“智慧开州、大数据开州、互联网+开州”,推进信息高速网络覆盖城乡。到2021年,初步形成南融万州连主城、东下宜昌接武汉、西经达州入成都、北上安康通西安的对外交通大格局,成为长江经济带、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。

    未来五年,我们要不断推进改革引领、开放支撑、创新驱动,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。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、国资国企、财税、投融资领域改革,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。全面融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成渝城市群发展,加快“万开云”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,强化与周边区域合作交流。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,进出口总额达到1.5亿美元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2.3%以上。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,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企业,搭建一批创新平台,持续推动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。到2021年,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,努力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强区、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、渝东北创新驱动示范区、美丽富饶生态的创新创业之城。

    未来五年,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,提高全民教育健康文化水平。以促公平、提质量为主线,深化教育改革,统筹发展各类教育,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%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%,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9%。优化教育布局,新建幼儿园16所、中小学17所、高中1所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。创建三级医院3所、“二甲”医院3所,迁建乡镇卫生院8所,改扩建专科医院2所,新建专科医院4所、民营综合医院6所,加快撤并村卫生室建设。强化公共卫生服务,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加快建设文化强区。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。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,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。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,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,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%以上。到2021年,建成渝东北教育强区,创建成为国家健康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区、全国文明城区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